2022年11月5日,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主辦,中國仿真學會虛拟現實技術及應用專業委員會、中國圖學學會數字媒體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沉浸|交互|智能——2022創新設計與教育國際論壇”在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新主樓第一報告廳成功舉辦。論壇邀請了來自米蘭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的師生與我院師生共同探讨在數字媒體時代下沉浸式媒介的設計與教育創新。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沈旭昆院長、王群書記在開幕式緻辭中,表示了對兄弟院校的各位嘉賓和研究生代表的熱烈歡迎。期待以此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加強高校合作,攜手共推專業發展,持續走創新設計領域的高精尖學科發展之路,協力創造數字創新設計服務國家與社會發展的更大價值。同時,希望專家們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培養具有北航特色的“科藝融合”藝術設計人才思路獻計獻策。


特邀報告和研究生論壇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胡勇和曹翀兩位老師主持。中央美術學院費俊教授、清華大學王之綱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孫遠波教授、北京郵電大學賈雲鵬教授、北京科技大學覃京燕教授、米蘭理工大學Davide Spallazz教授、北京電影學院葉風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胡勇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特邀彙報。嘉賓們分别對數字藝術、智能交互、影像叙事、元宇宙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帶來了沉浸、交互、智能領域最前沿的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分享。

在研究生論壇環節, 張浩然(北京理工大學)、姚童哥(清華大學)、吳碧琳(中央美術學院)、溫雅馨(北京郵電大學)、王雪童(北京科技大學)、葛賽西(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李一含(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分享了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創作思考。

論壇的召開正值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七十周年校慶之際,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圍繞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交叉學科建設,努力培養一流的創新團隊和青年人才。此次論壇進一步深化本院與國内外一流學院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為持續優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科藝融合的培養目标提供新的平台。





嘉賓特邀報告:

中央美術學院 費俊
《數字藝術與智能科技》
以美學價值-倫理價值、物理現實-混合現實、工作室-實驗室、圖像/實物-系統/算法的變化作為引言,圍繞《有趣的世界》裝置二、《水曰》、《情緒幾何》三件藝術作品分别來探讨藝術與科技的關系、人工智能與人的關系,思考人與人工智能關聯的新意義;探究自然本身的語言,并利用技術表達一種超自然的自然語言;探究數學、藝術、心理三者融合對世界複雜性的解讀。從創作輸出、創作場域的變化,深刻表達了科技對藝術與設計實踐的影響。

清華大學 王之綱
《從“數據”到“信息”——新媒體藝術的叙事性創作實踐》
探讨了新媒體藝術中空間、媒介、叙事三者之間的關系,主要圍繞“基于曆史數據的數字藝術創作”這一主題,向大家介紹了《永樂大典》、《中國古代家族樹》、《張谷英村》、《經緯》四個作品,通過這四個作品詳細介紹了如何更好的利用現代媒介、結合時間空間以及恰當的叙事方法表達曆史數據的魅力,從而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内在的傳承與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 孫遠波
《智能網聯車輛交互設計研究與評價》
介紹了智能網聯車輛交互設計平台項目進展與成果,探索了以虛拟現實作為設計工具的應用研究。向大家介紹了基于虛拟設備、眼動儀等技術的智能網聯汽車開發的用戶測試結果,并與大家積極讨論了從平面設計到虛拟3D設計遇見的可學習性問題。最後介紹了車輛交互設計與研究人才培養的需求和成果。

北京郵電大學 賈雲鵬
《數字影像的創作實踐與思考》
從立體影像、混合現實、智能動捕與驅動、交互叙事、畫框與全景、元電影五個方面進行介紹。從影視的角度分析了圖像2D轉3D的趨勢和制作方法,并提出混合現實中體驗感互動性與叙事流暢性之間的平衡。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下的面部數據捕捉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以及使用普通攝像機,不需要貼光學捕捉點、即可實現精準面部捕捉的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元電影中畫框的消失帶來的空間架構的變化和觀演關系的變化。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創作實踐,激發對于創作數字影像的思考。

北京科技大學 覃京燕
《數字生态文明元宇宙元設計》
從人類文明的自身引申到元宇宙的本源和元宇宙系統元設計。從時間空間、三元人物、元叙事、元宇宙職業、元宇宙可持續設計等多方面介紹了元宇宙和元設計。介紹“小鹿無人駕駛車”的落地和實踐,表達了人工智能一定要愛人的設計理念。并詳細介紹了AI人工智能的設計原則和目标,用豐富的設計角度無限開闊設計思維。

米蘭理工大學 Davide Spallazzo
《Unleashing the design qualities of AI-infused projects》
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從信任、智能、對話和意義四個方面,關注人工智能産品中的設計準則,探讨了人工智能産品在用戶體驗方面的最相關設計标準,總結了8個主要的設計标準和36個黃金子标準,并為設計師提供了一種可靠全面的方法,以評估融入人工智能的産品的用戶體驗。最後指出了目前的限制性因素和未來的工作方向,為未來從事人工智能産品設計研究提供了考慮的方向。

北京電影學院 葉風
《數字媒體叙事與視聽體驗設計》
圍繞“實驗”到“實用”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創新理念,主張多領域融合創新,踐行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向世界展示國家形象。從科技創新促進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創新、數字媒體的視聽體驗設計創新、大型數字媒體項目的叙事設計原則、數字媒體叙事的視聽體驗設計特征、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創新趨向五個方面,分享關于數字媒體叙述與視聽體驗方面的經驗。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胡勇
《普适混合現實交互界面設計研究》
從VR/AR/MR的基本概念出發,引入普适混合現實的理念介紹,并提出普适混合現實空間界面設計的兩大核心因素,即情境的感知與響應、交互的智能與隐私。分享了課題組近期的研究成果,包括以物理對象為中心的交互界面設計、移動混合現實環境下情境感知的界面設計、混合現實異地多人協同的信息提示設計等。

研究生學術論壇:
張浩然
《虛拟家裝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以近未來成熟元宇宙的角度,審視家裝行業的發展趨勢,從服務設計、人因工程等多個方面分析虛拟家裝服務的痛點和機會點,構築了“VR參與服務全流程”的沉浸式體驗,展示和分享了虛拟家裝服務的體驗原型。

姚童哥
《“沉浸感”的營造:“大先生”主題光影秀的空間叙事設計》
從文、理、工、體、美五個學科領域選取了燦爛生輝的大師,借助全新的數字媒介打破時空界限,呈現出别具一格的驚豔表演,從創作者的角度分享解釋型叙事、并置型叙事等創作方法,為同學們在空間主題展演方面提供了新的靈感。

吳碧琳
《元宇宙下的跨次元美學與虛拟社交》
主要聚焦于元宇宙美學研究和未來虛拟場景下的社交兩個方面,探索了虛體與實體多種關系的共生模式,以及場域社交視覺風格的趨勢。

溫雅馨
《電影化虛拟現實的具身拟真交互與影像風格化》
講解VR電影具身交互設計的思路和原則,同時在分析VR風格化影像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PBR的風格化光照模型構建,為風格化影像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雪童
《博物館在沉浸式語境下的叙事設計》
在“沉浸式”數字化技術和重新定義博物館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叙事理論、設計與關系,希望由文化視角來塑造沉浸式體驗,通過叙事設計更好地發揮知識傳播功能,助力博物館的文化傳承與多元應用。

葛賽西
《沉浸式互動表演中的觀衆交互與感知體驗研究》
關注沉浸式互動表演中的觀衆體驗,讓觀衆從被動觀察轉入主動沉浸,從行為維度上探究了觀衆在沉浸式互動表演中的行為交互模式,從感知維度上探究了觀衆生理信号反饋在沉浸式互動表演中的融合。

李一含
《頭戴式MR環境中以對象為中心的界面的設計與評估》
關注支持用戶與真實對象交互的交互界面設計,将對象界面、用戶界面按照一級和二級交互頁面的方式組合成為四種交互界面的排布形式,探索在不同需求和情境中以對象為中心的界面設計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