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上午,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主辦的“時代|表達|面向——2023當代繪畫實踐與教育創新國際論壇”在新主樓第一報告廳舉辦。論壇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京都精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高校的師生,以及來自德國、法國、瑞典的知名藝術家與我校師生共同探讨新時代下的繪畫實踐與教育創新。
論壇伊始,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書記王群緻開幕辭,表達了對與會嘉賓和兄弟院校師生代表的熱烈歡迎,随後參會人員合影留念,論壇進入主題報告階段。

第一模塊的主題是中西繪畫的傳統與文化傳承,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繪畫系主任李佳教授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包林教授帶來題為《論中西藝術的周期性規律及錯峰現象》的主題報告。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變化展開詳細的論述,詳盡的對比了東西方的繪畫演變軌迹,同時還提出中國當代藝術開啟了全新周期,提倡大家要用宏觀的角度去探索藝術。法籍華裔哲學家高宣揚教授帶來題為《藝術現象學基本原理與創作實踐》的主題報告,由泰國東方大學在讀博士雷國勝代為報告。高宣揚教授提出了以現象學哲學及其方法為基礎,對藝術進行思想性探索,以新的視野分析藝術的性質、審美價值及其内在生命動力,試圖将藝術當成人類文化創造活動的一種具有“自我呈現”性質的活生生的“現象”,當成人類生命“生存于世”的一種展現生命自我創造精神的實踐活動,并對藝術的産生及其在人類思想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進行哲學的本質性考察。最後,德國知名策展人,藝術批評家Heinz-Norbert Jocks(海因茨-諾伯特·喬克斯)帶來《為何繪畫不會終結》(Why painting will never come to an end)主題報告。Norbert(諾伯特)教授提出:繪畫本身就是一種轉譯的方式,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雖然複雜,但我們還是要不斷去找到我們熱愛的畫面,從而完整構建我們内心的圖像。

第二闆塊的主題是繪畫的時代價值及其人文擔當。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臧小戈教授主持。中央美術學院劉商英教授帶來《在自然中繪畫》主題報告。劉商英教授首先講述了他在羅布泊直面自然,從而創作《荒原計劃》一系列作品的過程,分享了許多驚險刺激的情節和在自然中獲取到的靈感。劉商英教授還提出他的創作并非挑戰自然,征服自然,而是走進自然,在精神上獲得安全感。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主任、趙方軍教授作《書間精靈一藏書票文化》主題報告。他介紹了小衆藝術——藏書票的用途,曆史由來與發展,規則與制作,收藏以及今天國際藏書票的交流,向觀衆們展示了書間精靈的獨特魅力。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管理系楊紅教授帶來《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倫理問題探索——以藝術作品“簽名的終結”為研究個案》主題報告,楊紅教授首先介紹了“簽名的終結”這件作品,從而引申出“人工智能藝術”,“生成藝術”等關鍵詞,同時對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創造力”,人工智能的版權歸屬等問題進行探讨。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副院長、臧小戈教授帶來《觀象制器—中國古代造物文化中的“氣”與“象”》主題報告。臧小戈教授首先提出觀象制器的含義,闡述了漢代美學中的“浪漫主義”,通過對漢代古物紋飾,繪漆,漆棺等細節賞析,感受中國古代美學的無限魅力。

第三闆塊的主題是繪畫的未來與智能表達。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莊維嘉副教授主持。京都精華大學辻田幸広教授帶來《漫畫學院的角色設計課程是什麼?》主題報告,辻田幸広教授提出主題的重要性,要自發性思考,去積極的投入故事世界。同時他還詳細介紹了漫畫學院與課程設置,讓大家理解角色設計的多樣性。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漫畫文創專業陶冶教授帶來《“外語+漫畫”協同育人模式探索》主題報告。陶冶教授介紹了當下人才培養的特色以及平台,展現了“一體化”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北京漫畫學會、創意漫畫沙龍、科研院建設以及國内首家漫畫館内沉浸式學習體驗。中國傳媒大學金妹教授帶來《“生命藝術共同體”對藝術創作生命之源的探索》主題報告。金妹教授提出:作為藝術家總結藝術創作經驗,實質上也就是将藝術創作中的生命成長過程,活生生地再次展現出來,将藝術作品中“休眠”的藝術生命召喚出來,要盡可能把藝術的形式生命化,創造出氣韻生動的傳神形象,即強調藝術必須回歸生命的本源境界,并指出其當代價值。瑞典籍華人藝術家王彤老師帶來《“未知的日常”——日常體驗中的個性化創作》主題報告。王彤老師首先分析了中外藝術品的發展演變,然後針對在北航做工作坊期間的自己和學生一起創作的過程提出“繪畫是一種不斷演變的跨界行為”的觀點。

第四闆塊的主題是繪畫的跨界互融與教育創新。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葉強教授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孫月帶來《由表及裡:繪畫跨界陶瓷創作路徑淺談》主題報告。孫月從語言學基礎隐喻的角度、傳統陶瓷藝術的精神屬性入手,從新石器時期的陶鈴與彩陶盆開始分析陶瓷繪畫(或裝飾),然後沿着曆史發展梳理一些陶瓷材料特色的繪畫,最後結合老師自己的創作實踐,談了使用陶瓷媒材進行繪畫創作的思路。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繪畫系副主任王碩老師帶來《“藝術方法與科學方法”:工科背景下的科藝互融與教育創新》主題報告。王碩⾸先梳理了藝術與科學對“真實”的探索脈絡,并通過具體課程案例诠釋了工科背景下“以美啟真”的教學路徑。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繪畫系教師崔久霄帶來《東方根性的當代生長》主題報告。崔久霄提出:今天大多綜合類院校的高年級學生在進入到藝術創作和設計時往往顯現出諸多方面的問題,例如對藝術整體發展的縱橫坐标建立的缺失,對于傳統認識的籠統化、模糊化,對于藝術作品的自主的閱讀能力較弱,這樣的現狀導緻了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在進入到創作時顯得生澀、疏離。崔久霄從藝術設計教學中對東方根性的審美語言的思考展開,先後圍繞“藝術史學習”“有格調的審美”“活化的傳統”三個模塊闡述了對于跨界互融的繪畫教學的理解。

一系列講座結束後,李佳教授對當天所有到場的嘉賓緻以最真摯的感謝,一場學術盛宴順利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