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圍繞“數智賦能 聚力協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主題,在京杭兩地三校園同步召開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24年人才培養大會,正式啟動全校人才培養大讨論。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目标導向和問題導向,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研讨對策、形成合力,以系統觀念完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着力培養領軍領導人才,為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主會場:學院路校區晨興音樂廳
全體在校校領導,院士,校學術委員會、校務委員會代表,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校教學督導組成員,教師代表,全校管理六級崗(含)以上幹部,各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教務秘書、專職輔導員,學生代表等共800餘人參加大會。會議由副校長劉樹春、黃海軍主持。

分會場:沙河校區詠曼劇場

分會場:杭州國際校園會議室
校長王雲鵬在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立身之本和頭等大事,召開全校人才培養工作會,就是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共同把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落實落細落到位。他強調,自上次人才培養大會以來,全校上下堅定信心決心,人才培養工作取得新成效。學校發布《新時代人才培養領航行動計劃白皮書》,提出“強情懷、強基礎、強實踐、強融通”的人才培養“四強”模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體化推進“三名一重”建設,補齊育人資源短闆弱項,加快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持續加大條件和資源投入,築牢人才培養硬能力,始終關注學生成長,優化分類成才的軟環境,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績。王雲鵬代表學校,向全體幹部師生的共同努力表示由衷敬意和感謝!

校長王雲鵬講話
“強國建設要求我們主動思變,外部形勢需要我們科學應變,問題短闆倒逼我們積極求變”,王雲鵬指出,要直面問題挑戰,清醒認識存在的短闆不足。面對當前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王雲鵬分析了學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短闆弱項,強調必須堅持系統思維,通過改革創新來破局解題。
王雲鵬指出,要堅持系統思維,科學把握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内涵。他強調,完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體系,要以思政教育貫穿始終。要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三全育人”強大合力,進一步加強思政課程建設,創新課堂形式,強化與學生的互動研讨;推進高質量課程思政建設,将空天報國精神等思政元素動态融入專業教學;提高思政工作的精細化水平,一體加強“學工-教學”深度聯動。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要分類培養分類卓越。學科專業是培養體系的四梁八柱,課程、教材是培養體系的重要基石。要不斷優化培養要素,夯實人才培養基礎;系統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完善專業動态調整機制,加強學科專業聯動機制;持續優化教學資源供給,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科學制定培養方案,實現學生分類培養、分類卓越。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要責任清晰高效協同。要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釋放學院及師生活力;系統梳理全校基層教學組織,構建“學校主導、學院主體、基層組織主責”的工作體系,打通人才培養改革的“最後一公裡”;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揮老中青“傳幫帶”作用,引導教師潛心教學、矢志育人;激發學生内生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刻苦勤奮、追求卓越。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要資源保障支撐有力。要強化數智賦能,提升教師數智化素養和智慧教學平台應用水平;建好協同共享的優質平台,加強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建立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引導和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評價督導機制,開展智能診斷、分析、評估、預警,形成閉環聯動、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
王雲鵬指出,要突出重點關鍵,抓好人才培養體系的四個維度。他從“協同”“數智”“開放”“質量”四個維度提出了要求。一是以“協同”提升效能。要做好本研教學部門之間、教學與思政之間的内部協同,同時還要重視學校與企業之間、大學與中學之間的外部協同。二是以“數智”賦能創新。數字化是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要從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内容等各方面銳意創新,提升師生的數字化教學意願與素養,讓數字課程發揮更大作用,更好地服務教學環節。三是以“開放”提升格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國際交流,提高學生海外學習經曆的“含金量”,充分利用北航杭州國際校園,切實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四是以“質量”引領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是一所高校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線。要牢牢抓好課程和論文兩個“牛鼻子”,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副校長呂衛鋒作題為《數智賦能 聚力深耕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專題報告。報告結合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總結了近年來學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取得的亮點和佳績,指出了學校在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深度剖析問題根源,強調要聚力深耕、數智賦能、創新引領,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書寫北航人才培養新的精彩華章。

副校長呂衛鋒、副校長鄧怡作專題報告
副校長鄧怡作題為《強化協同聯動 健全體系機制 切實将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專題報告。報告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效,分析了未來需要重點突破的薄弱環節,強調要以提升人才培養貢獻度為使命,一體化構建“學工+”聯動育人體系,以思政貫通蓄力增效,以協同聯動聚勢啟新,全面支撐學校更高質量人才培養。
2023年,北航獲得多項重大教育教學獎勵,人才培養關鍵業績顯著提升。會議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育部虛拟教研室建設試點、寶鋼優秀教師、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全國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範課程等多個獎項的獲獎團隊和教師代表進行了表彰。

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王雲鵬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教師代表頒獎

紀委書記何新洲、副校長劉樹春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慣性技術創新教師團隊、教育部虛拟教研室建設試點帶頭人、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獲獎教師代表頒獎

副校長黃海軍、黨委副書記程波為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全國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範課程負責人教師代表頒獎

副校長呂衛鋒、黨委副書記楊立軍為獲獎教師代表頒獎

副校長呂金虎、鄧怡為獲獎教師代表頒獎
下午,與會人員分為六組,幹部師生齊聚一堂,開展氣氛熱烈、富有成效的讨論。

航空航天學科群組 信息學科群組

理科學科群、特色學院組 文科學科群、醫工交叉學科群組

管理服務育人專題讨論組 教育教學專題讨論組
總結會上,各組代表圍繞數智賦能、思政育人、本研貫通、課堂教學水平、國際化交流、管理服務育人等方面報告了本組研讨成果。大家一緻認為,本次會議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目标明确、舉措有力,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将積極作為、主動求變,全力以赴抓好落實,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投入到人才培養工作中去。

航空航天學科群組代表、宇航學院院長王偉宗 信息學科群組代表、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曹先彬

理科學科群、特色學院組代表,數學科學學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黨委書記袁星 文科學科群、醫工交叉學科群組代表,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鄭海濤

管理服務育人專題讨論組代表、學生中心主任紀一鵬 教育教學專題讨論組代表、體育部主任王喜忠
黨委書記趙長祿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供給,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關鍵辦學指标取得重大突破,落實立德樹人成效顯著。趙長祿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緻以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黨委書記趙長祿總結講話
結合即将開展的人才培養大讨論,趙長祿提出三點意見。
第一,把準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把牢根本遵循。深刻認識培養一流人才是建設一流大學的重要根基,是發展新質生産力、服務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心懷“國之大者”,把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放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去推進,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推動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台階。要夯實立身之本。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從“培養人”的根本要求出發,系統總結經驗和成績,深入分析問題和短闆,優化辦學育人的組織機制和工作模式,一體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隊伍建設等工作。要強化黨建引領。落實學校黨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将黨的領導深入到基層,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以良好的政治生态為基礎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第二,突出質量,全面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能力。要堅持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提升辦學質量的重中之重,把系統觀、質量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完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以一流理念、一流師資、一流平台、一流服務、一流文化培養一流人才。要以“三全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系統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升思政課教師學術水平和業務素養。堅持知識線、思政線齊頭并進,提高課程思政質量。将思政工作有機融入課外實踐、融入日常教育引導、融入校史校情教育,貫穿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方面、全過程。完善學生工作體系,持續增強思政教育感召力和實效性,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實現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要以關鍵要素牽引教育教學水平系統提升。遵循人才培養普遍性和特殊性規律,統籌推進要素建設。強化一流教育教學資源供給,加強一流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系統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深化示範性人才培養改革,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規律,形成長效機制,以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引領帶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堅持開放辦學,在紮根中國大地的基礎上借鑒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經驗,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要以科教協同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健全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強化教育教學體系與科技創新體系的融合互動。落實各級優質科技創新平台的開放共享,打造交叉場景,營造交叉文化。服務新型工業化,持續凝練一級學科下新興交叉方向,整合校企優勢資源深化産教融合。健全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的激勵機制,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和協同。推進教育數字化,以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形成數字化教育場景,塑造新優勢。
第三,聚焦内涵,以一流治理保障育人成效。要聚焦内涵和可持續發展,建設高水平管理服務體系,提升管理運行和服務保障效能,有效支撐一流人才培養。要深化内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強化育人功能發揮。各學院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标,強化要素協同,主動謀劃推進院内綜合改革工作。要加強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制度“立改廢”,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堅持以師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升級高品質硬件環境。開展專業化的規劃設計,加強信息化手段和大數據運用,提升管理服務效率。要打造一流大學育人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以空天報國為内核的北航精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統籌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師德師風和校園文化建設。教育引導教師大力踐行教育家精神,做深做實專長學術領域,形成亦師亦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激勵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全面加強美育、體育和勞動教育工作。持續改善校園文化基礎設施,打造文化藝術精品力作。營造崇尚立德樹人成效、崇尚卓越學術成就的濃厚氛圍。
趙長祿強調,全校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初心使命,守正創新、久久為功,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切實擔負起人才自主培養的時代重任,堅定不移推進學校高質量内涵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作出更大貢獻。
據悉,為進一步打開視野和格局,形成全校上下“人人關注人才培養、人人參與人才培養”的濃厚氛圍,務實推動人才培養各項重點舉措,真正探索出一條北航特色的高質量人才培養之路,接下來兩周時間,全校上下将廣泛開展人才培養大讨論。大讨論将聚焦“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服務學生全面成長”三個闆塊共13項主題,組織多場研讨會、座談會、培訓活動。

會議要求,在開展人才培養大讨論期間,要強化統籌,将大讨論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結合起來,與學院綜合改革結合起來,與開展調查研究、黨紀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要主動作為,各部門、各學院要有組織地開展讨論交流,科學把握人才培養内涵,充分聽取廣大師生意見建議,明确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要突出實效,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執行力,營造一切工作抓落實的氛圍,切實拿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實招真招硬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