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23年文科發展論壇在新主樓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趙長祿,副校長劉樹春、張海蘭、黃海軍,黨委副書記程波出席論壇。會議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轶,及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等兄弟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出席論壇。論壇由黃海軍主持。北航黨政機關和服務支撐機構負責人、文科群學院和相關學院班子成員及師生代表、部分工科學院代表共500餘人參會。

大會現場
本次論壇以“建強學科基礎,擁抱科技革命;突出育人功能,厚植人文底蘊”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搭建交流平台,持續探究理工科優勢高校建強文科的機遇與路徑,立足新起點進一步推動北航文科繁榮發展。

校黨委書記趙長祿緻開幕辭
趙長祿在緻辭中對文科發展論壇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論壇的校外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向全校文科各學院的廣大師生緻以誠摯問候。趙長祿表示,建設一流大學,文科既要充分發揮其自身獨立的學科屬性,又要充分發揮其突出的育人功能。堅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國情懷、豁達的人生态度,都内生于人文滋養。學生的通識教育,師生的人文素養、藝術修養蘊蓄,大學的底蘊、氣質、情懷塑造及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人文社科的強大支撐。近年來,北航堅持“精品文科”定位,着力推進文科繁榮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趙長祿指出,推動文科繁榮發展,要持續建強學科基礎。要統籌考慮學科方向和建設要素,堅持學科、平台、團隊一體化推進,圍繞重點方向延攬一流人才、布局平台基地、謀劃科研任務,确保文科學科建設有抓手。要充分尊重文科自身發展規律,在人才聘任與考核、成果評價、平台建設、項目經費管理等方面按照規律辦事,避免“一刀切”。要不斷提升文科骨幹教師、青年教師核心業務能力,支持做深做實自己專長的學術領域,增強文科教師在北航的歸屬感、榮譽感。推動文科繁榮發展,要持續強化交叉融合。在建強文科自身基礎上,強化與“頂尖工科”“一流理科”“優勢醫工”等學校優勢學科資源的融合互動,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一方面,要善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等信息技術與數字化場景,打造文科研究新方法新範式;另一方面,要積極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服務新型工業化建設,開辟人文社科研究新領域。廣大文科教師要将自己的專長領域做強做實,以此為基礎與國家重大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主攻方向結合起來,在北航的平台上發揮更大的學術效能。推動文科繁榮發展,要持續涵育一流的學術生态。要強化文科育人功能和對大學文化建設的支撐作用,塑造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底蘊。要大力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積極樹立崇尚立德樹人成效、崇尚卓越學術成就的鮮明導向,厚植文科繁榮發展沃土。學校将持續加大支持力度,科學謀劃學術平台,設立支持機制,用好青年學術基金,為文科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廣大師生要自覺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統一起來,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範,以高水平研究述學立論,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勇立時代潮頭,在北航創造出無愧于祖國和時代的業績。



會上,趙長祿為人文社科青年教師研修班校外特聘專家代表頒發聘書。劉樹春、張海蘭為第一期人文社科青年教師研修班學員頒發培訓證書,程波為第二期研修班學員代表贈送《北航青年拔尖人才基礎前沿成果系列叢書》。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轶作題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與有組織科研》的主旨報告。王轶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為重點切入,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十大工程的相關舉措,闡明了人大“獨樹一幟”的學科發展格局,論述了人大構築新型科研機構矩陣,緻力于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的使命。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轶作題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與有組織科研》的主旨報告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作題為《努力打造高能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平台》的主旨報告。陳勁介紹了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的研究特色,展示了豐富的高質量著作、高水平論文等成果。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作題為《努力打造高能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平台》的主旨報告
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作題為《學科交叉與設計創新》的主旨報告。徐迎慶介紹了清華未來實驗室的發展曆程和設計、藝術、科學技術深度融合的交叉學科團隊建設,分享了實驗室在培養卓越人才、服務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方面的理念與做法。

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作題為《學科交叉與設計創新》的主旨報告
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龍衛球主持主旨報告環節。
兩場平行論壇在第一報告廳、第二報告廳同步進行,分别由北航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蔡勁松、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義良主持。

在第一場平行論壇,科學技術研究院陶永作了題為《航空特色智庫: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的探究》的報告,介紹了航空戰略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定位、目标及發展的曆程;經濟管理學院範英、吳俊傑分别作了題為《文科實驗室助力低碳科教協同發展》和《引領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高質量發展:北航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介紹了文科實驗室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建設狀況。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詹承豫作了題為《應急管理學科方向建設與發展思考》的報告,從戰略背景和社會需求切入,介紹了北航應急管理學科方向設置曆程、北航特色與建設成效。法學院周學峰作了題為《從“網絡平台”到“網絡主權”的研究曆程》的報告,指出法學研究應當關注社會發展進程,注重法律與科技的交叉融合,通過範式革新實現法學研究的創新。

在第二場平行論壇,外國語學院院長梁茂成作了題為《固基礎、強特色,人工智能賦能的外語學科特色發展路徑》的報告,介紹了外國語學院的發展現狀和特色;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沈旭昆作了題為《新媒介中的視覺叙事與交互設計創新》的報告,介紹了多種創新媒介設計;馬克思主義學院李鋼作了題為《人工智能革命與意識形态風險防範》的報告,分析了人工智能革命引發的諸多挑戰,強調關注科技變革的社會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孫琳琳作了題為《新時代北航一流通識教育的面向和建設策略》的報告,介紹了新時代人文通識教育的高研院探索路徑與未來發展策略。

據悉,為加快學校“精品文科”建設步伐,完善人文社科教師培訓體系,系統提升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和科教融通人才培養能力,學校舉辦了第一期人文社科青年教師研修班。第一期研修班32位學員已獲批近40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50餘篇(部)。第二期研修班将分為“科教融通”“項目申報”“成果培育”“交叉融合”“人文底蘊”五個模塊,開展講座報告、工作坊、沙龍、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近年來,北航文科堅持内涵式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學校文科學科群擁有10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達到國内頂尖水平,外國語言文學、公共管理等均保持國内一流地位。2022年以來,北航文科湧現出以國家級人才、教學名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高水平論著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突出成果,人文社科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科研平台建設成效顯著,智庫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